-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传五百年一遇日全食将引发地震 国务院重视(图)

www.sinoca.com 2009-07-18  华西都市报  [复制链接]  字体:

  网传日全食将引发地震

  离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还有4天时间,互联网上出现不少帖子称,这次日食不单纯,是凶兆,会带来厄运,尤其是拿去年8月份在新疆地区观测到的日全食与汶川地震联系到一起,引起不少人的担心。

  “那种把日全食和地震联系起来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完全用不着为此而担忧。”昨日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研究员洪时中说,日食本来是一种十分平常的天文现象,以前科学不发达,古人迷信可以理解,现在有人故意把这些联系起来,完全是牵强附会,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很可笑,很无聊。

  是预兆?平均每年2.3次日食与地震无相关性

  洪时中表示,就中国而言,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7次日全食、8次日环食和1次混合型日食(全食过程中带有环食现象),总计16次。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发生过7次8级以上地震,没有一次发生在日全食或者日环食的当年。

  

  
去年8月1日,天文爱好者在新疆等候日全食出现

  唯一的例外就是2008年8月1日中国境内出现过1次日全食,同年的5月12日曾经发生过汶川大地震,但这仅仅属于巧合,其中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洪时中同时指出,在这次日全食的前后数天内,除了8月1日当天发生过一次汶川地震的6.1级强余震以外,中国境内没有出现其他的强烈地震。

  而就全球而言,每一年多则有5次日食,最少也有2次。整个20世纪,就发生了228次日食,其中包括73次日全食和71次日环食,平均每年2.3次。对日食与全球大地震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和检验,看不出两者之间有任何相关性。

  是诱因?不是日月引潮力引发物理上无关系性

  洪时中分析说,科学研究表明,日食不可能对地震产生什么影响。日食的时候,太阳、月球和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日月对地球的引潮力比平时有所增加,但是,其增加的量微乎其微,不可能对地震活动产生什么显著的影响。而且,地震也并不是日月引潮力直接引发的。更何况,每逢“朔”日(阴历每一个月的初一),太阳、月球和地球都大体在同一直线上,而大地震却并不总是发生在初一。从物理机制上来看,地震与日食并没有什么关系。

  是奇观!成都如能亲看日全食算得上“三生有幸”

  他说,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的说法,可见古人早就不把日食这类的自然现象当作什么异常。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的人们,就更不应该有什么疑虑了。

  洪时中说,今年7月22日如果天气晴朗的话,成都市将能够看到日全食。日偏食本来是十分常见的,对于地球上的同一地点来说,平均每3年左右就可能遇到1 次日偏食。但是,由于每一次日全食或日环食所覆盖的地区面积比较小,对于同一个地点而言,日全食或日环食却是十分罕见的天象,平均几百年才有一次,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看见过日全食。这次成都市民如果能够亲眼目睹日全食奇观,真算得上是“三生有幸”了。( 记者石莉芳 实习生王博)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妥善做好应对7月22日日全食的工作。

  《通知》称,由于日全食期间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会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为妥善做好应对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加强科普宣传,做好相关预案和应对准备,加强旅游和观测的组织与管理,并强化值守应急。

  通知全文如下: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关于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9]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预测,7月22日将发生日全食现象。本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涉及区域广,从日食初亏到复原长达两个小时,其中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可达6分钟左右,全食带覆盖印度中部、缅甸以及我国长江流域等广大地区,偏食带则覆盖我国全境。这次日全食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观测观赏带来难得机遇。同时,由于日全食期间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会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为妥善做好应对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科普宣传

  各级科技部门和科协组织要充分利用此次日全食为科普宣传提供的良好机会,组织相关专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天文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对日全食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说明,对相关防范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宣传工作要深入农村、山区、林区等偏远地区,消除部分群众的迷信和恐惧心理。同时,要注重对科学观测方式方法的宣传教育,避免造成观测人员视觉损伤。请中央和地方各级宣传部门和媒体给予大力支持。

   二、做好相关预案和应对准备

  针对日全食发生期间因天空亮度骤暗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问题,请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完善相关预案,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通信、电力等部门和单位要及早做好安排部署,确保安全、畅通;市政设施管理部门要做好充分准备,日全食发生时及时开启城市道路照明设备;医疗卫生部门要注意防范光线不足对医疗救治的不利影响;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监测,及时做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城市高空作业、建筑施工等作业单位要提前通知施工人员,并制订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质检、工商部门要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观测器材进行依法查处;公安部门要做好日全食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等问题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三、加强旅游和观测的组织与管理

  一些地方已将这次日全食观测作为旅游活动进行组织,有关地区和旅游部门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大量观测人员聚集情况,提前做出安排部署,切实做好游客数量、交通住宿和天文观测设施使用等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引导游客合理选择观测地点。要加强对观测活动的组织管理,制订合理的人群疏散等应急预案,妥善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严防发生拥堵、踩踏等事件。

   四、强化值守应急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此次日全食事件,切实加强值守应急,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妥善高效处置,最大程度降低和减轻日全食造成的不利影响。重大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附件: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会《日全食对社会影响的专业论证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2009年7月10日

  附件:

  日全食对社会影响的专业论证报告

  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会

  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将可观测到百年内最为壮观的日全食天象,包括科学界、教育界以及民间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对这次日全食进行观测和观赏。本次日全食也将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意义

  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的天象,它是人们研究太阳大气的极佳机会。通常人们肉眼所见的太阳,只是它的光球部分,光球之外的太阳大气-色球层和日冕,都被淹没在光球的明亮光辉之中。日全食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球表面,在暗黑的天空背景上,相继呈现出太阳大气分层中的中红色色球和银白色日冕,天文学家可以在这一特定的时刻对相关天文学、物理学等问题进行观测研究:

  (一)日全食期间可以组织对太阳色球和日冕进行比空间望远镜和其他地面望远镜更多波段(包括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射电微波波段)和更高分辨率的成像和谱连续观测,从而研究有关太阳色球和日冕大气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甚至其动力学演化,为建立更为精确的日冕大气模型提供准确的观测依据,为恒星物理、日地空间物理、空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第一手数据。

  (二)日全食期间可以组织对水星轨道内小行星、近地小天体等的搜索和研究,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近地空间安全等提供依据和保障。

  (三)日全食期间可以为引力波及其他基本物理问题的探索寻找答案。在历次的日全食观测中,科学家们都一直孜孜不倦地为这些基础的物理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四)在日全食期间还可以对地球电离层结构和扰动规律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详细观测研究。

  因此在每次可观测到日全食的地区,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天文台站、各高校天文学研究组等都组织了一系列观测,并取得了大量观测结果,极大地推动着相关科学问题的发展。今年的日全食期间,除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将组织相应的观测活动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及有关国家的科学家也将到我国杭州及周边地区从事观测研究工作。

  二、科普教育意义

  在地球上的同一个城市观测到日全食的机会大约每375年只有1次左右,同时还因为天气的影响,实际能观测到日全食的机会就更小。正因为其出现的机会不多,又发生在人类未知的天上,同时还会引起当地气温下降、湿度上升等异常现象,一些人往往对这种天象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日全食现象发生前后,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以及图书、图片展览等现代媒体技术向社会大众进行及时、准确、生动、形象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是破除迷信思想、激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们的科学热情、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今年又正好被联合国设立为国际天文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经发生过三次有利于观测的日全食,一次是1980年在昆明、贵阳等西南城市;一次是1997年在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区。这两次日全食的全食带范围都非常小,再加上当时的交通条件并不是非常便利,因而这两次日全食观测活动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大。第三次日全食发生于2008年8月1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我国新疆、甘肃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观测与研究。同时,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部分地区组织了中小学生和民众的观测和观赏,收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2009年7月22日的这次日全食,从日食初亏到复圆长达两个多小时,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日全食的持续时间最长可达6分钟左右,这是 1814-2309年之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将覆盖印度中部、缅甸以及我国长江流域等广大人口稠密地区,其中包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成都、重庆、武汉、合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而与这次日全食对应的偏食带则覆盖了我国全境,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食分约为20%)到最北端的漠河地区(食分约为30%),即使是远离日全食中心的北京,食分也将达73%。因此,这是一次影响我国全境的天象活动,通过科学部门、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通力合作、协调部署、合理组织,可以在全国掀起一次规模宏大的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三、社会影响

  本次日全食对社会层面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积极影响。通过科普宣传教育,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激发民众热爱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对提升我国国民科学素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日全食期间,中国科学院天文学有关研究机构将联合当地政府,举办多点互动的科普活动,藉此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2009年5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09年国际天文年日全食观测和科学普及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天文学会会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向铜陵、桐城、黟县、嘉兴、苏州、高淳、常州、无锡等八个观测条件较好的城市颁发了"2009年日全食指定观测点"的牌匾和证书。这些处于全食带中心线的城市已经结合当地文化特点,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日全食观测和科普活动。届时,中央电视台也将在多个频道组织实况转播。

  (二)不利影响。全食带区域从食既(太阳亮光突然消失)到生光(太阳亮光突然出现),时长短至1分钟、长至6分多钟。期间大地由突然变黑暗转向突然变明亮,很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1.公众视力安全问题。日全食过程中,很多人会进行观测。在食既之前,太阳依然很明亮。不正当地使用观测眼镜或直接目视太阳都会造成失明等视觉损伤。尤其是生光瞬间,太阳突然增亮。有组织的观测者可能还沉浸在肉眼能看见日冕的兴奋之中,因此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眼睛(甚至失明);尤其在偏远地区,人们可能因太阳的短暂消失而好奇地观望。这时,太阳的再次突然显露很可能会灼伤眼睛。因此,在观看日食过程时,有条件的可使用专用的日食镜片,没有条件者可使用其他方式保护眼睛,比如用墨均匀涂黑的玻璃,均匀曝光的胶片,烧电焊时用的护目镜等。

  2.交通安全问题。日全食发生时在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附近有可能引起交通拥堵乃至撞车等意外事故,驾驶员亦可能会因分散注意力而引发交通事故。

  3.生产作业问题。日全食发生时大地突然变黑、气温下降15-20度、湿度明显上升,在热岛效应严重的大城市可能导致降水、风力、风速的变化,从而引发诸如高空作业、建筑施工等的安全问题。

  4.通讯安全问题。在日全食期间电离层会出现扰动,从而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或受干扰,而且大量游客通过互联网发送有关日食的信息等,可能导致网络通信受阻等。

  5.社会治安问题。日食引起人群注意力分散、日全食短暂黑夜现象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6.医疗业安全。医院的供电、照明等如应对不及时,有可能发生病人慌乱、医疗过程差错等问题。

  上述不利影响可以通过科学部门与生产管理部门的沟通,并通过合理安排进行规避。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动员各部门积极准备宣传、科学引导观赏、谨慎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使得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这数百年难遇的科普良机来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增加民众对科学的兴趣。

  五百年一遇日全食将现 安徽“追日”升温

  (记者 吴兰)经过天文学家的精密计算,七月二十二日来临的日全食带横扫中国长江流域,安徽、江苏等十一个省市以及广东、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记者十八日在安徽采访发现,“追日”升温,三个指定观测地客房已基本预订完毕,部分商店日全食观测镜告罄。此外,据安徽气象台消息,当日或有降水。

  记者获悉,作为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命名的“二00九年日全食指定观测地”,安徽境内的铜陵、桐城、黟县三地经过精心准备,目前各项观测服务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就绪,部分天文爱好者已经抵达观测地。

  记者十八日在此间一家专业天文望远镜店采访获悉,虽然合肥不是最佳观测点,但五百年一遇的景象,大约可观测两分钟,对此间民众来说已经足矣,纷纷抢购专业日全食观测镜。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仅该店目前已经销售超过万副日全食观测镜,且货已在两天前卖完,最快得到下周一才有货。在记者采访的间隙,有几拨人来该店欲购日食观测镜,但均被告知星期一方才有货。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追日”的温度可同这几日此间居高不下的温度相比。但记者从安徽气象台获悉,二十一日后期至二十三日受冷空气影响,安徽省自北向南有一次降水过程,或给此次观看日全食过程带来不利因素。

  安徽气象台最新预报,二十一日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安徽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十七日该省普遍出现三十六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淮北地区多短时雷阵雨。

  据悉,七月二十二日将出现一场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盛宴”。据预计,此次日全食从日食初亏到复原长达两个多小时,日全食的持续时间最长可达六分三十九秒,全食带宽度两百五十公里左右,横扫长江流域,覆盖大约三亿多人口。据称,这是从一八一四年到二三0九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两把武士刀故事看中日对待历史态度:令国人羞愧
下一篇:西南交大副校长的无力辩白:窃书不算偷的现代版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国际] 新西兰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 海啸警·[国际] 美国加州断层近期持续震动 或即将引
·[大陆] 云南地震百余万人受灾现场 余震或持·[大陆] 地震灾区个别儿童因成名后漫天要价
·[新闻] 昆明市发生6级地震:震感强烈 头晕目·[大陆] 云南多地地震致数十万人受灾 震后天
·[大陆] 四川德阳绵竹市发生5.6级地震 成都震·[加国] 使命完成: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
·[国际] 洛杉矶地震后华人心有余悸 忧心大震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这辈子算是白活了?农村贫困老人的最后两年(组图)
这辈子算是白活了?农村贫
波涛汹涌!街拍:事业线摄人魂魄的波霸美女(组图)
波涛汹涌!街拍:事业线摄人
中国吃货试吃亚洲鲤鱼 说好的野生无污染呢(组图)
中国吃货试吃亚洲鲤鱼 说
西班牙惊现“情色种子” 可种出阴茎状辣椒(组图)
西班牙惊现“情色种子”
揭秘1936年西路军女将军张琴秋被俘后遭遇(组图)
揭秘1936年西路军女将军张
美到极致 2015年ESPN体育明星全裸美体大片(组图)
美到极致 2015年ESPN体育
华人移民傻眼:回趟国才知道中国物价有多高(组图)
华人移民傻眼:回趟国才知
青岛浴场开启下饺子模式 豪放美女秀事业线(组图)
青岛浴场开启下饺子模式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