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从爱好入手 李镐哲可以用手指比划了
结合专家会诊和制定的转化措施,监狱领导多次找李镐哲谈话。“一谈就是一个小时。”对于负责改造工作的副监狱长钟鸣涛来说,和犯人谈话和交流是他日常的工作。但面对只有一个人说话的“交流”需要极大的耐心。钟鸣涛鼓励他与大家交流,正确对待法院判决,用平和的心态适应改造生活。
“我经常在通过监控设备观察李镐哲的一举一动。”钟鸣涛说,从细微观察来看,看上去李镐哲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但对于自己的身体还是很爱惜的。比如吃饭的时候他会细嚼慢咽等。“如此爱惜身体的人,难道他就不怕丧失语言功能吗?”钟鸣涛分析,只要打消其心理壁垒,李镐哲会开口说话的。
为此,针对李镐哲喜欢足球和音乐,民警就为他买来足球报和乐谱,并给他找来转监时带来的吉他。看到心爱的吉他和乐谱,他会弹上几曲,哼出声音。
“他弹吉他的时候真是像变了一个人。”同监舍犯人张勇说,李镐哲对于音乐非常投入。还有就是对家乡的足球队也很关心,看到报上球队赢球了,他会啪的一下用手打到报纸上。
“我们还说,对自己亲人都不关心,怎么对这两样东西有反应呢?”张勇很不解地说。“其实他对亲人不是不关心。”杨光分析说,只是李镐哲的心理壁垒还是没有打开。
经过努力,在进入铁北监狱5年后,李镐哲渐渐能够和人用手比划,表达自己的意思。看到相熟的管教民警还能微笑的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同时,也可以用纸和笔交流。
常年负责李镐哲改造教育的杨光对于李镐哲的手势已经能够快速的领会。
一次,杨光问李镐哲,你的眼镜框是什么材质的?李镐哲伸出了一根手指。“是树脂的啊。”李镐哲点了点头。“因为手像树,而且还有‘指’。”
“我家人的手势我一时领会不了,但他的手势我肯定一猜就中。”杨光笑着说。
“我记得非常清楚,他给我写的第一段话就是,你和爸爸身体好吗?孩子学习怎么样?”蔡珍雅说,在一次会见中她看到这段话,激动得边笑边哭。
“孩子,认真改造,早点出来,爸爸妈妈给你买了房子,等你团聚。”看到母亲这段话,李镐哲的双手有些颤抖。
李镐哲入监后,妻子和他离了婚,女儿也跟随妈妈一起生活。“孩子学习挺好的。个子高高的。”蔡珍雅在随后的探视中,不断向儿子用纸写出家里的情况。
威:让他认识到犯错必被惩戒法治教育
虽然李镐哲可以和外界用手势和纸笔与外界交流,但其对他人的防范心理还没有彻底解除,自觉接受改造的思想还没有树立起来,自卑自闭的心理还没有大的突破。
2015年10月,李镐哲因为无故不参加监狱组织的活动被严管处理。铁北监狱监狱长牛国生指示负责严管的监区领导,要以此为契机,通过对其进行惩罚教育,要让其认识到犯错必被惩戒法治教育,让他彻底转化。
为此,监狱成立了攻坚转化小组,制定了的转化方案。牛国生亲自指挥督导,委派杨光负责具体转化工作,教育、狱政、狱侦等职能部门、监区、专职心理咨询师协同,共同对其进行教育转化。
攻坚小组分析,在李镐哲被严管强制管束期间,正是他陷入孤立无助的时候,监狱领导和攻坚小组民警抓住时机,多次找李镐哲谈话,跟他讲为什么对他进行严管学习。即使他不开口说话,也要把监狱对他的教育改造政策灌输给他。
在严管学习期间,李镐哲逐渐对杨光产生依赖和信任感。
“有时候我看到他的喉头都在上下移动,脸憋得通红,只差说出来。”杨光说。
“这时候紧一紧都会有成效,松一下就可能前功尽弃。”钟鸣涛在一次会议中认为,对李镐哲的严管学习时间要适当延长,这个决定对后来李镐哲能够开口说话至关重要。
在“紧”的同时,监狱特例允许李镐哲可以弹吉他,并安排同样爱好吉他的两名严管服刑人员和他学习。
在李镐哲转至学习班后,民警让他给更多的服刑人员弹奏。服刑人员随着吉他唱起了歌。唱到情深处,有的人流泪了,有的人兴奋。
“那时候我感到自己还有些价值。”李镐哲后来说。
当李镐哲的吉他弦坏了时,监区教导员自己掏钱给他购买了琴弦。后来,李镐哲因为共同的兴趣,将吉他送给了其他同犯,监狱特批又给他买了一把新吉他。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