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纪录片导演王勤平,一位向世界成功介绍中国的美籍华裔电视人。17年间,他用自己的方式给美国人讲述着中国老百姓的故事——从西藏到敦煌,从奥运到世博,从武当功夫到传统中医……不同的主题中,他镜头里的主人公总是普通的中国人。20多部纪录片传遍了美国各地,成为很多美国人心里最真实、最感人的“中国形象片”。其中,《敦煌写生》、《功夫大师——赵剑英》两部作品曾分别获得艾美奖纪录片导演奖、美国传播家奖纪录片荣誉奖。最近他又把目光放到了中国抗战的历史,带着史迪威将军的后人远赴云南拍摄《踏足史迪威公路》。。。“是时候重温历史,让日本政府反省他们的政策了。我觉得如果普通美国人多能了解当年历史,以及日军犯下的罪行,可能会影响到美国政府的政策。作为一个电视人,我很想做这件事。”
艾美奖获奖华裔导演王勤平
在松山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取景
在中缅边境,畹町桥头封镜
史迪威的两位后人在国殇墓园
在保山史迪威公路酒吧拍摄
造访重庆史迪威旧居纪念馆
纪录片摄制组工作人员在畹町桥上合影留念 本版图片 受访者供图
■ 都市时报记者 赵航
9天的行程接近尾声。美国人Steven Stilwell坐在畹町桥上,对着镜头说:“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在自己身边竖起了很多墙;现在,这些墙全倒了。”
这是40岁的他第一次来中国。此行的理由,包括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以及他的祖父约瑟夫·史迪威——那位在重庆、云南等地都能找到铜像的美国四星上将(二战时曾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他们要为这一切拍一部名为“踏足史迪威公路”的纪录片。
美国人说话的时候,纪录片的导演王勤平正站在镜头后面。他对Steven Stilwell在这个封镜镜头中的表现似乎很满意,以至于他后来还不断提及。
用王勤平的话说,对于整个摄制组而言,这是一次“洗涤灵魂的旅行”。这个曾获得艾美奖的导演,还希望这个纪录片能达到更重要的目的:“是时候重温历史了。如果美国观众对日本侵华有所了解,可能会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
在中美之间架起镜头
他有着第一代留洋者常有的尴尬,跟不上中国的节奏,也无法完全融入美国社会。但这样,反倒让他对中美关系有自己的认识。
王勤平,美籍华裔。上大学之前,他生长在西安。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毕业后,于1987年赴美。他的留洋经历一开始并无不同——读书、打零工赚取生活费,直至开始接触电视节目制作。
今年53岁的他,常年戴着一顶鸭舌帽,让人无从发现他是否有了白发;和他握手,那双手很硬;他穿T恤、休闲短裤、运动鞋,留小胡子,看起来只有40多岁的样子。在美国已近30年,碰到老乡,他仍可操一口陕西腔,可“味儿”已不那么重了。多年来的变化,让王勤平有些跟不上,自称“有时候讲中文都涩”。
长年与其合作的张志同(王勤平国内的助理)形容他,为人低调,除了工作场合,不太爱说话。王勤平一直很少接受采访,曾有媒体要做“40个海外杰出青年”等采访,都被他推掉了。对他的详细报道,网上可以找到的,只有一篇。
“其实,我上世纪90年代初做纪录片时也高调过。”王勤平开口,语速较慢的男低音似乎经过打磨,有点像歌手李志。
那时,他刚开始做纪录片,经常会受到国内,如华语电视节等邀请,还曾在1991到1995年的时候和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制作人一道,回国内办过训练班。
1995年,广州华语电视节上,王勤平遇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师,后者开玩笑说:“你经常回来讲课,但把母校忘了,从来没回来母校讲课。”
“听了他的话,我脑子里‘叮’地一下,反省。我觉得我是一个做片子的,到处讲课不是一个好名声,我得停了,我说停就停了。我是一个导演,一个幕后的,我到幕前干什么?”王勤平说。
不过,同事对此却颇有微词——有时候下地方去,对方不配合、不支持,有些还要钱,一些想法实现不了。这对于只拍摄中国的王勤平而言,是个不小的困难。国内帮他安排工作的制片人也说,如果王勤平在中国做些宣传,帮他安排相关工作也好办一些。
为此,王勤平最近不得不开始接受一些访问。
拍中国纪录片,他会选择从未接触过中国的美国人来讲故事。对此的解释是:东西是拍给普通美国人看的,选择美国人来讲故事,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解释,美国人能接受。“如果换我自己去讲,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不一样,很可能没效果。”
国内环境的变化让王勤平有些不适应,且和大多数第一代移民一样,他没办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而恰恰因为处于这种尴尬境地,让他对中美之间的关系有了自己的认识:“很多美国人看中国不是直视,是斜视。”说着,王勤平做了个动作,侧过身,眼神向左下角一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