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不仅是个人悲剧:那些无处不在的都市忍者们(组图)

www.sinoca.com 2011-07-15  中国周刊  [复制链接]  字体:

  多年以前,人们不愿忍耐乡村中机会与公平的匮乏,来到城市。而在城市中,机会被越来越拥挤的人流稀释,公平也逐步触顶。人们却也无处可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我们成了大城市的“人质”。

  有一天,一个朋友有点小激动地对我说:你还别说,快速公交一开通,上班用的时间果然短多了!

  我问:缩短了多少时间?

  他说:半个小时。

  我问:那你现在上班得多少时间?

  他说:一个小时十分钟吧。

  一时间,我有点恍惚。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正在为每天上下班路上耗时不到两个半小时而兴高采烈。

  我这朋友也是北方小城生人,家乡的县城逛个来回不过一个小时。大城市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时间观念和幸福感受。而这,正是我们想追求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吊诡的是,即使这样的快乐生活,也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朋友住在北京的通州区,北京最东部,过去叫通县。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总是从此路过。现在,每天有大批白领从这里出发,进城上班。这里小区成片,房价相对便宜,是北京有名的“睡城”。朋友上班,总是先乘坐公交车到达东三环的国贸,再搭乘地铁。

  前段时间,北京出台政策,在通州到市区的快速路上,划出公交专用道。朋友正是因此节省了时间,可私家车主们因此骂声一片――网上有图片,小车们被堵在路上,而旁边的公交专用道空空荡荡。

  无论对被堵在路上而抱怨的私家车主,还是因乘坐快速公交上下班不到两个半小时而窃喜的我的朋友,生活似乎不该如此。

  正因类似原因,每每有关于在北京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利好消息,总有人愤愤不平。

  不过,有个数据和人们的感受完全相符。

  最新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过去十年间,大城市的人口不断激增。

  广东成为人口第一大省,新增人口主要来源不是出生,而是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广东省3000万的流动人口,70%来自外地,其中95%集中在最繁华的珠三角地区。

  上海的人口增量也有87.5%来自外地人,外来常住人口已达到897.7万人,接近人口总量四成。

  北京现有常住人口1961.2万,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达704.5万。此前,北京的管理者给人口总量划了个红线――2020年之前不超过1800万。

  去年年底,人们热衷于讨论“逃离北上广”,而统计数字证明,这只是小小一股支流。更大的趋势仍然是“挤入北上广”,而挤入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

  十年前,我来到北京时,一个月的收入和三环周边房子一平方米的房价等值。而10年后,媒体工资几无变化,房价已然翻了六七倍。对于大部分进京闯荡的年轻人而言,拥有一套城里的房子,几成空想。

  我的一个年轻同事的长辈来到北京时,已人到中年。作为一个教师,她决心来京是为了孩子获得优质的教育,为了孩子能以一个北京人的身份参加高考――众所周知,在北京高考更为容易。她没有任何特殊关系,只有先行考学。她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博士,户口调到北京,毕业后找到份工作,彻底安下家来。她的女儿也顺利地在高考前成为北京人,现在已经在北京上大学。

  这不只是一个颂扬母爱的故事――因为她的丈夫在家乡的事业已经稳定,不可能在北京重新找工作。现在,他们两地分居。

  依我看,这是为了某种人伦而伤害另一种人伦。

  大城市的魅力多少有一丝邪恶的意味。

  机会被稀释,而公平呢?后者,曾经是大城市更闪亮的招牌。

  一个农民的儿子,经过自己的奋斗,在城市里获得一切。过去三十年来,这样的“中国梦”的故事一直在城市上演。公平,是支撑“中国梦”的基本元素。

  而当社会进展到更文明的阶段,对公平的更多渴望越来越接近公平的天花板。

  汽车――公认为现代文明和自由的载体――的命运是个最好的注脚。过去十年间,北京私家车车轮的转动速度越来越慢。

  在北京,尾号限行和摇号买车制度,限制了汽车的权利。公开的解释,这是道路资源匮乏所致。而同样的道路,很多北京人都对2006年底的一路畅通印象深刻。当年11月,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非洲总统们来京期间,大量公车入库封存。面对空荡荡的大街,人们才意识到,北京公车数量之巨大和他们对交通拥堵的“贡献”。

  私车越走越慢,北京的公车改革则十年原地踏步。甚至基本数据都不明不白――这个城市到底跑着多少辆公车?哪些是北京市的,哪些是中央部委的,哪些是各级国企的?

  最近,北京又出台政策,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在道路上实行单双号限行。“好像温水煮青蛙,已经有点麻木了。”一个有着十年驾龄的私家车主说。

  北京车轮的缓慢,还有无处不在的交通管制。就在6月份的一个雨天,一个在机场高速路旁高楼上班的白领,发出一条微博:

  刚刚在三元桥的办公室内,居高临下地目睹了一次完整的交通管制。机场高速出京方向,整整占用了近半个小时,其实只是为了五辆车的一路畅通。因此造成的机场高速主路的拥堵,恢复起来至少还要半个多小时,不知有多少人会因此晚点。

  而即使你到了机场,出行的权利也正在被一只看不到的手剥夺。

  央视一名记者应该是在困在机场时,发出这条微博:

  在机场,遭遇国航的各种霸王条款,作为弱势小乘客,纵你有千般理由,也只能万般无奈。想起某重要人物为了登机,能够让深圳飞北京的飞机中途改降武汉,空中大鸟仿佛招手出租,只好喟叹,霸王条款正为了霸王而存在。这告诉我们,如果改变不了规则,就只好做规则中的强者。如果做不了强者,就只好做忍者。

  为什么要做忍者?

  这个问题,正如有人问中国的少年干嘛“千军万马挤高考的独木桥”,也如像古代的皇帝,问饥饿的国民“何不食肉糜”。

  希望就在于可以不忍,当我们囿于乡村的禁锢,可以拔脚进城,而遭遇城市的天花板,又可以漂流何处?

  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城市总有千般不妥之处,仍然是中国资源最丰富、公平最充分之所在。

  大城市生活如同毒品,一旦沾染,就难戒除。

  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让我们成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心甘情愿地被大城市生活“绑架”。

  我们因此成为城市忍者。

  为了某种美好而暂时忍耐,几乎是我们的一种美德。

  多年前的一个夏夜,关于忍还是不忍的一场争论,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一次,是一个我们的老领导来北京,他曾经在河南新闻界掀起巨澜,我们叫他马老爷子。

  啤酒喝了一轮又一轮,马老爷子兴致大增,从行囊中掏出本书,给我们朗读痛快的章节。不知怎的,谈到了媒体的隐忍。马老爷子很决绝,认为一味隐忍,不能说真话的媒体应该马上死去。而我们――他昔日的属下――则认为,如果过于激进,失去平台,一切可能都将烟消云散。

  在这两者之间,当然还存在旷阔的空地,但我们也相信,一定存在这样的情形――忍着忍着,就忘了自己为何而来,向何而去。甚至认为生活本该如此。

  得非所得,这是忍耐最坏的结果了。

  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可以做怎样的改变?人和现代城市的关系,怎样会更加合理?

  或许,只有时时想到初衷,忍耐才有价值。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男子救溺水同事亡 获救者否认被救 死者父母憋屈
下一篇:参加相亲节目被抓杀人嫌犯:我感谢上了那期节目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环球军事] 成功上位忍字诀:蒋委员长为前途曾向·[财经证券] 欧盟已忍无可忍 抨击美国三大评级机
·[社会万象] 7岁女童遭虐待骨瘦如柴 难忍饥饿跳楼·[社会万象] 男子与妻妹通奸生子 其妻为孩子忍让1
·[环球军事] 冲绳人不堪忍受日本压迫 大吼要求回·[国际] 俄在日俄争议岛屿雇佣中国工人 日称
·[社会万象] 比药家鑫残忍?男子奸杀少女摔死男童·[明星娱乐] 李泳豪提杨思琦强忍泪水 自称因为不
·[明星娱乐] 章子怡强忍泪水安慰圆梦舞者 被网友·[环球军事] 日媒:美国在南中国海的策略让中国军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泣血讲述:中国校花外嫁日本男人的悲惨经历(组图)
泣血讲述:中国校花外嫁日
那些年没空调的日子 看看我们是怎样过来的(组图)
那些年没空调的日子 看看
女子违章被查 宽衣解带高喊:警察脱我衣服(组图)
女子违章被查 宽衣解带高
裸晒激凸玩船震!体坛暑假:节操死在沙滩上(组图)
裸晒激凸玩船震!体坛暑假:
亚洲最大红灯区里的不堪生活 来了便离不开(组图)
亚洲最大红灯区里的不堪生
中国曾经有多大?盘点你应该知道的历史版图(组图)
中国曾经有多大?盘点你应
实拍成都酒吧里的激情川妹子 让人爱不释手(组图)
实拍成都酒吧里的激情川妹
海外华人90后的真实生活:有人从小家徒四壁(组图)
海外华人90后的真实生活: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