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海啸威力巨大 速度相当喷气机曾吞噬整个地球(图)

www.sinoca.com 2011-03-15  新浪环球  [复制链接]  字体:

  日本宫城县,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卷走了大量汽车和房屋,景象惨不忍睹。(图片提供:Keichi Nakane, Yomiuri Shimbun)

  北京时间3月1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11日,日本发生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可怕海啸,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这场灾难促使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海啸成因、警报信号以及如何应对海啸威胁上。根据美国媒体报道,这场地震是有记录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之一,强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日本东岸,导致数千人死亡。几小时内,海啸抵达夏威夷,包括南美洲、加拿大、阿拉斯加在内的太平洋地区以及包括俄勒冈州沿海在内的美国部分地区均发布海啸预警。

  海啸如何形成?

  海啸是海下地震、山崩或者火山喷发引发的一系列巨大海浪。巨型流星撞击海洋也能引发海啸,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曾发现小行星撞击痕迹的科学家表示,35 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引发的大海啸曾经吞噬整个地球,除了最高的山脉外,巨浪淹没了地球上的一切。受大海啸影响,大陆海岸线发生巨变。

  如果拥有足够能量,地震能够导致海底发生位移,进而引发大量海水的突然移动,制造海啸灾难。海啸的英文单词“Tsunami”源于日语,在日本,海啸实际上非常普遍。最近几个世纪,死于海啸的日本人多达数千名。海啸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海浪,而是一系列海浪,也被称之为“波列”。在海啸灾难中,最初的海浪并不一定最具有破坏性。值得一提的是,海啸并不是潮汐。

  海啸波的长度可达到60英里(约合100公里),最长相隔时间可达到一小时。海啸能够在不损失大部分能量情况下席卷整个海洋。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向非洲方向推进了3000英里(约合5000公里),抵达非洲时的能量也足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科学家表示太平洋西北地区曾于1700年发生9级大地震,强震引发的海啸导致可怕洪水,给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造成巨大破坏。

  速度相当喷气机

  海啸能够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以每小时500英里(约合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迅速抵达海面,不到一天之内便可席卷整个海洋。根据有关海水深度、距离以及引发海啸的事件发生的时间,科学家能够计算出海啸何时抵达地球上的不同地区。

  在开阔海域,海啸在海面上的高度可能不到1英尺(约合30厘米),这也就是为什么水手很难意识到海啸发生。但强大的冲击波能够快速穿过海洋,速度有时与一架商用喷气式客机不相上下。一旦抵达海岸附近的浅水域,海啸的速度便会减缓。海啸在海面上的速度超过海底,导致海平面戏剧性上升。

  暗礁、海湾、河流入口和海下构造等地理特征能够分散海啸的能量。在一些区域,海啸只会导致海平面垂直上升几英寸或者几英尺。其他区域,海啸则可导致海平面垂直上升100英尺(约合30米)。绝大多数海啸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幅度不超过10英尺(约合3米)。根据新闻报道,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在一些区域的高度达到30英尺(约合9米)。在其他地区,目击者称海平面快速上升。海啸引发的洪水可向内陆推进1000英尺(约合300米)以上,卷走巨石、汽车并摧毁房屋。

  在最后抵达内陆地区时,海啸并不一定以一系列巨浪的形式出现。它们可能更像是快速上升的潮汐,同时伴随海下区域剧烈涌动,将人卷入海底,撕碎沿途的物体。整个海滩都会被海啸掀翻。很多目击者称海啸的声音就像是货运列车。

  导致巨大伤亡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是有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大的海啸,共导致20多万人死亡,很多人被大海无情吞噬。在2004年之前,破坏性最大的海啸发生在 1782年,由中国南海发生的地震引发,估计共造成4万人死亡。1883年,南爪哇海发生的由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共导致大约3.65 万人死亡。1868年,智利北部地区遭海啸袭击,共有超过2.5万人丧生。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表示,太平洋是迄今为止最为活跃的海啸多发区。包括加勒比海、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在内的海域同样会产生海啸。北大西洋发生的海啸包括1775年由里斯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共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和北非的6万人死亡。这场地震在加勒比海引发的海啸高度达到23英尺(约合7 米)。

  自1498年以来,地中海曾发生37场海啸,其中一些由当地发生的事件引发,其他则由相隔很远的事件引发,例如1775年发生的海啸,这场海啸由葡萄牙附近发生的地震引发。所有这些海啸共导致大约9500人死亡。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在马尔马拉海引发大海啸。

  海啸预警信号

  地震是海啸的一个天然预警信号。如果感觉到强烈震动,千万不要在海岸停留。如果听到地震发生的消息,海啸也可能随之而来,公众可以通过广播或者电视获得更多信息。地震可以引发数英里外的海域发生海啸。在地震发生后几小时,海啸便随之发生。

  目击者称曾在海啸来临前发现水面出现明显的起落。如果发现海水异常且快速后退,可能就说明一场海啸已经在来的路上。这个时候,应立即前往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印度洋海啸之所以导致很多人死亡是因为他们走下海滩,观察后退的海水。专家们认为,发现海水后退后,人们最多有5分钟时间撤离危险区域。

  海啸是一系列海浪,最初的海浪可能并不具有最大的危险性。在最初的海浪抵达海岸之后,海啸的危险性仍会持续几个小时。海啸波列可能以一系列海浪的形式出现,相隔时间在5分钟至1小时之间。在此之前,海水会反复出现后退和向前推进。为了避免成为海啸的牺牲品,人们应一直远离危险区域,直至听到已经安全的消息。

  印度洋海啸的幸存者回忆说,当时的海水快速涌起,带着可怕的力量冲向海岸。在海水退却时,很多人被卷入大海。海啸潮在海岸一带的破坏性存在差异,在一个点破坏性较小,在相隔不远的另一点则破坏性较大。但我们不能进行这种预测,因为将一个地区的海啸与其他地区海啸区别开来的迹象少得可怜。海啸可以抵达跟大海相通的河流和溪流,如果发生海啸,人们应该像远离海滩一样,远离这些水域。

  如何应对海啸?

  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表示,由于开阔海域的海啸波很难察觉,在海上行驶的当地船只收到海啸预警后不应返港,因为海啸会导致港口的水面快速变化,带来无法预测的危险水流。如果有时间同时水手获得港口管理部门的批准,船只业主可以驾船出海,应对海啸。发生海啸时,人们不应留在停靠在港口的船只上。海啸往往给船只带来重大损毁,摧毁吃水线以上部分。

  由于意识到潜在海啸可能淹没美国西岸,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启动了一项计划,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海啸。随着海啸穿过大海,安装在海床上的一系列灵敏的科学记录器能够测量上方海水发生的变化,将信息传送给浮标上的传感器,传感器随后将数据传给卫星并立即传输给预警中心。

  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由26个成员国参与,负责监测太平洋地区的地震和潮汐观测站。这一系统能够预测地震引发的海啸并发布海啸预警。2006年6 月,国际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正式启动。此外,政府也应该普及海啸常识。如果感觉到或者得知地面强烈震动,人们无需等待政府的海啸预警,应立即与家人和朋友前往地势较高的地区躲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日本岩手“猫叔”一家平安无事 网友请放心(图)
下一篇:科普知识:详解核反应堆工作原理和失灵的危险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财经证券] 美媒:地震海啸核灾难三重打击 日本经·[国际] 日本官方:地震海啸致2414人丧生3118
·[国际] 前进福岛 入夜恍临鬼城 海啸灭村 200·[国际] 实拍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第3天的城市
·[环球军事] 美航母抵达救灾 日本F2机载导弹海啸·[国际] 海啸袭来 町长死命抓住天线幸存 屋顶
·[数码科技] 地震海啸来袭 相机行业或遭重创 尼康·[国际] 宫城两处海岸发现约2000具地震和海啸
·[数码科技] 日本强烈海啸24小时内传播路径示意图·[国际] 美国网民对日本地震海啸评论 中国人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贫穷国家美女多 带你探秘亚洲最贫穷的老挝(组图)
贫穷国家美女多 带你探秘
实拍曼谷的堕落生活 小姐古典按摩服务周到(组图)
实拍曼谷的堕落生活 小姐
妻子为上位与校长开房偷情 丈夫看视频崩溃(组图)
妻子为上位与校长开房偷情
河南母猪竟然生下“猴崽” 主人看得心惊肉跳(图)
河南母猪竟然生下“猴崽”
郭伯雄曾摇头叹息:有一两件事跟组织讲不清楚(图)
郭伯雄曾摇头叹息:有一两
全球“最棒”十大城市出炉 第一名就在亚洲(组图)
全球“最棒”十大城市出炉
街拍风情万种的重庆辣妹 身材窈窕令人垂涎(组图)
街拍风情万种的重庆辣妹
揭秘漂在北京的悲催生活:看看开支有多惊人(组图)
揭秘漂在北京的悲催生活: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