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也门撤侨行动:总领事找亚丁省长托关系入港
2 号,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成功将自10个国家的公民从也门的亚丁港转移至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临沂舰”也被比作是诺亚方舟。整个撤离过程非常顺利,而在这顺利的背后,却是整个营救任务团队周密策划的结果。在行动结束后,本台记者再次登上“临沂舰”,独家专访了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的指挥员,听他讲述了行动背后的故事。
进港时机有讲究 为啥早上最安全?
这是中国军舰首次执行海外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确保每一个撤离人员的安全是行动成败关键。撤离人员集合的亚丁港仍处在交战区,快速安全撤离面临巨大挑战。 “临沂舰”当地时间2号上午10点15分准时靠岸,这个时机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撤离的外部环境条件。
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指挥员姜国平表示,亚丁的交火主要时间是在下午和晚上,交火比较激烈,在上午都是交火比较轻的时候,因此选择这个时候进亚丁港去撤外国人员。此外,如果下午去或者晚上去,可能在安检的时候天就黑了,这样我们在查危险物品,再查护照和本人,在身份甄别方面就很困难。另外,在夜间,交战双方都无法分辨你是哪一国的军舰,就非常容易误击。
巧挂红旗 避免被误判为敌舰
而即便在白天其实也存在被误击的可能。为了把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指挥员采取了一些“小花招”。
姜国平表示,白天进港按照惯例,进入也门应该悬挂也门国旗,进了领海就该挂国旗,因为也门国旗是花花绿绿的,我们的国旗是红的,好识别,如果挂一个看不清楚的旗,可能被误判为沙特的或者是其他国家的,就可能被军舰队袭击。这次这次我们没有挂也门的旗,为的就是防止对方误判。
人去港空无人理 如何进港是问题
入港时机确定之后,船要顺利入港还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因为,随着也门战事升级,亚丁港也成为交战区,很多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自身安全,都拒绝工作。而船要入港需要港方许可,并且提供引水等必要服务。而这一切条件似乎都不具备。这样有可能造成撤离人员集解后,船只无法入港,这就相当于把撤离人员置于险境之中。
姜国平介绍,中国驻亚丁总领馆领事找到了亚丁的省长,托了关系,而且这位省长还有个亲戚随着即临沂舰撤出,因此他算是帮了省长一个忙,省长也帮了他一个忙。所以就把人找齐了,直到1日下午的5、6点钟,最后才敲定。
舰艇附近落炸弹 冷静判断是关键
而就在军舰靠岸不久,一声爆炸威力巨大,浓烟清晰可见。当时撤离人员正在码头上排队安检。是否暂停撤离行动成为指挥员面临的决断。
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指挥员姜国平介绍当时工作刚刚展开35分钟,10点50分,一发炮弹就落在了舰艇的右舷60度大概五公里的位置,炮火打得离我们已经很近,当时刚刚开始安检,人员还基本没怎么上舰。当时姜国平观察后发现,这可能只是一发炮弹,后续没有炮弹,因此初步判断,交战的双方肯定在不远的位置交战,这一发弹很有可能是打偏了,或者是一发流弹。因为后续没有弹,说明这一发也不是冲着我方来的。所以这样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因此,姜国平并没有下达停止撤离的命令,而是要求全体人员加快安检速度。
"见死不救"还是"人道主义"?
按照行动前的计划,所有撤离人员都必须向我国驻亚丁总领馆提前报名,军舰也将按照指定的名单和对人员上舰资格,以最大程度确保排除人员混杂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而在现场,安检人员发现有人晕倒,而且名字并不在名单之列。按照指令,只要不在名单之列,军舰方面完全可以拒绝他们的登舰请求。
但姜国平表示,既然我国来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见死不救就是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初衷。虽然可能要担一些风险,但商量后大家认为这个风险担得值,所以一致同意将两名外国伤员搬上舰。
经过对这两名外国人员的身体进行快速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确实很虚弱,并且确保他们完全符合安检要求后,由工作人员将他们用担架抬上舰艇,全部人员成功安全上舰并最终抵达吉布提港。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